来源:购物中心 发布时间:2024-12-26 17:53:56
57岁的佐佐木哲夫,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不是去上班,也不是打电话求职,而是去厨房看看母亲准备的早饭有没有准备好。
82岁的老母亲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得为儿子操心,每天为他准备三餐,洗衣打扫,甚至要从每月10万日元的退休金里省下钱,给儿子买生活用品。
佐佐木一边吃着母亲准备的饭菜,一边默默地思考:“我到底怎么了,怎么就成了现在这样?”
佐佐木曾经是日本一家电器制造公司的正式员工,年轻时还加入了公司的马拉松俱乐部,工作之余会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可是,命运往往不按常理出牌。
45岁那年,佐佐木的父亲生病了,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需要有人全天候照顾。父亲的退休金每月只有10万日元,根本不够支付护理费用。于是,佐佐木辞去了工作,接手了家里的被褥店,一边经营店铺,一边照顾父亲。
然而,经营店铺的生意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顺利。再加上父亲的病情越来越重,佐佐木基本上没有时间去打理生意。被褥店倒闭了,佐佐木失去了唯一的收入来源。
父亲去世后,他彻底失去了生活的目标,长期没有工作,身体和心理也每况愈下,最后成了“家里蹲”,靠母亲的退休金生活。
像佐佐木这样,步入中年却仍然靠年迈父母生活的人,在日本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这种现象,被称为“8050问题”——80多岁的父母和50多岁的子女生活在一起,父母年迈无力,但子女也没有经济独立的能力。
这类现象在日本社会中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尤其是在最近的统计数据中,40岁以上长期失业的“啃老族”数量显著增加。
根据日本警察厅的统计,涉嫌遗弃高龄父母遗体的人中,大多数是40岁以上的未就业子女。这些“中年啃老族”大部分没有稳定工作或收入来源,无法独立承担家庭生活的重担,父母成了他们唯一的经济依靠。
要理解这样的一个问题,得从日本的“消失的劳动者”说起。所谓“消失的劳动者”,是指那些长期不工作、不求职,甚至连失业统计中都找不到的劳动者群体。
这些人多为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他们原本是公司的正式员工,但因为种种原因,逐渐退出了就业市场。根据NHK的特别节目《消失的劳动者》统计,日本有至少103万人属于这种“消失的劳动者”。
这些中年失业者大多陷入了家庭护理的泥沼。父母年迈,子女在年轻时失业后不得不回家照顾父母,结果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弱。
日本社会普遍推崇家庭责任,因此,许多子女在父母生病时大部分会选择辞职回家照顾,这导致他们错过了职业发展的黄金期。一旦父母去世,他们不仅失去了生活的目标,也失去了经济来源,成为彻底的“家里蹲”。
说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这些本该是社会中坚力量的中年人,居然会走到“啃老”的地步呢?这就必须提到日本社会的“平成废柴”现象了。
“平成废柴”这个词源于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的著作《下流社会》。他提到,平成时代的日本年轻人,由于泡沫经济的破灭和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很多人从一开始就丧失了向上流动的机会。
在终身雇佣制逐渐瓦解的背景下,许多年轻人只能从事临时工、派遣工等不稳定的工作。他们一方面面对职场的不稳定,另一方面又要承担家庭的重担。到四五十岁时,很多人因为失业、照顾父母等原因,彻底退出了劳动市场,成了社会的“隐形人”。
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日本社会,美国、巴西等其他几个国家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在美国,25至29岁的年轻人中,有33%的人仍与父母同住,被称为“归巢现象”。
而在巴西,年轻人同样因为经济压力,不得不与父母一起生活。这说明,经济停滞和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是全世界内的一个问题。
日本的老龄化问题,无疑加剧了“啃老族”现象。根据统计,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超越了28%,而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也在持续增加。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慢慢的变多的子女不得不在中年时期承担起照顾老年父母的责任。
日本的社会保障体系虽然较为完善,但面对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依然捉襟见肘。养老院资源紧张,护理费用昂贵,很多中年子女不得不辞去工作,回家照顾父母。这种家庭照护的负担,不仅让子女失去了经济独立的机会,也让父母的生活品质大打折扣。
更糟糕的是,一旦父母去世,这些中年“啃老族”往往会陷入生活困境。他们因为长期与社会脱节,无法重新融入职场,甚至连生活基本保障都成了问题。可以说,“啃老”现象不仅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依赖,更是日本社会老龄化、经济停滞的集中体现。
类似的“啃老”现象不仅在日本存在,全球许多国家都面临类似的问题。在美国,由于高昂的房价和不稳定的就业市场,年轻人回到父母家生活的比例逐年上升。而在巴西,经济萎缩也导致了慢慢的变多的年轻人无法独立生活,继续依赖父母的支持。
从日本的青年到中年、老年人,在他们看来,这样的一个问题似乎就是无解的难题,青年都看不到希望,日本的希望又在哪呢?
日本进入消费降级时代:上班族连牛肉饭和拉面都快吃不起了.时代周报.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