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cccsss

导航

CIFF家居晴雨表

来源:智慧零售    发布时间:2025-04-23 22:02:32

  过去,紧跟潮流常被视作主流做法,如今,明确“我是谁”才是品牌脱颖而出的关键。中国家博会(广州)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中国与世界。中国品牌在与世界的交流中,逐步探索出属于自身个人的航道;外国品牌借助中国平台也在不断突破边界,开拓出新的市场空间。

  汇聚全球灵感,引领中国设计。2025年3月18-21日,第55届中国家博会(广州)民用家具展即将在广州琶洲拉开序幕。戴蓓TALK应主办方邀请,在展前采访了13家参展企业。

  企业的讲述,让我们理解了“85万平方米规模,38+万观众,4700+参展品牌”背后的付出,也让我们得以提前知晓家居设计圈的“新势力”“湖”都在关注什么,为我们洞察行业趋势、企业战略以及市场需求提供了绝佳窗口。

  中国家博会(广州)自1998年以来,一路领跑中国家具出口,行业龙头品牌悉数参展,海外到会买家人数一直稳居全国家居展会之首。2024年更是迎来大爆发,国内外参展企业超4700家,吸引来自178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观众363449人,较2019年增长22.06%,其中海外观众51205人,较2019年增长43.11%,强力助推行业复苏。

  狂飙的数据创下历史上最新的记录,离不开中国家博会(广州)在疫情期间,一系列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应对举措。在海外客商无法到会的情况下,海外宣传推广和对接服务从未收缩,同时积极扩大外贸朋友圈,通过线上举办商贸配对活动,线下邀约驻际采购商、跨境电子商务等方式,不仅稳固了外贸基本盘,还实现了全面增长,充分体现了其强大的应变能力与资源整合能力。

  中国家博会(广州)二十余年间,持续推动着行业的转型升级:1998年创立,搭起面向海内外的展会平台,推动行业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质量”;2015年,进一步提出用设计激发创造力,滋养出一批“中国设计原创品牌”;2025年,人工智能兴起,展会再次紧跟趋势推动行业创新。

  “出海”是当下家居行业的当红热词,而设计创新是中国家居品牌布局海外市场的重要竞争力。2025中国家博会(广州)将继续不遗余力地搭建设计展示交流平台:重磅打造当代设计展,围绕“设计”和“国际”两大要素构建设计生态圈;针对饰品家纺、户外家居、餐客厅等题材打造高品质设计馆;推出国内首个覆盖大家居全产业链的设计活动“华钻之星”,以设计赋能推动供给高端化。

  此外,中国家博会(广州)还专为外销观众打造了CIFF Interbiz Club,基于展会8天+全年365天的融合服务模式,创设了“Matching、Media、Manager”3M体系,多元化促进商贸交流与品牌推广。

  依诺维绅,1999年在中国建厂的丹麦品牌,当年即参展中国家博会(广州)。依诺维绅中国区总裁杨建伟清晰记得,当年展台被抢购一空的情景。“沙发挂着卖,消费者为了抢购,在展台打架。”最后剩一张有问题的沙发,也有人抢着要。杨建伟坚决不卖,搬回北京工厂。

  1998年第一届展会,杨建伟就带着几个丹麦品牌参展。二十多年来,他从未缺席参展。杨建伟说:“家博会的国际推广能力很强,我们所有的代理商基本上每年3月都要去广州。”

  米洛家居、斯帝罗兰、思联画饰也是中国家博会(广州)的铁杆粉丝。自展会创办以来,每一届都参与。思联画饰总经理阮靖琪说:“通过家博会,我们不仅与全球客户、设计师和行业伙伴建立了深厚的合作伙伴关系,还进一步巩固了我们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谈起对展会的期待,米洛家居董事长左建华、斯帝罗兰家居总裁兼首席产品官周子鹏均建议,展会借助数字化工具,优化线上线下联动及供需对接,提高参展各方对接效率。周子鹏还希望,邂逅更多跨界合作的机遇。

  悍高户外家具自2013年开始参加家博会,悍高事业部总经理孙国华说:“每年我都亲自组织团队开展家博会的参展工作。目前全球超90个国家和地区都能看到悍高的形象门店,市场渠道甚至遍布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等一带一路国家,他们也是我们在家博会上相遇的朋友。”

  他们期待借家博会展示自家产品,以加深客户对品牌和产品的了解。卡缤创始人邓新说:“我们大家都希望卡缤不仅仅可以代表东莞,更能代表中国,向全世界的外籍来宾展示中国的原创力量。”

  寐宸创始人邓安裕也表示,希望寐宸成为中国原创家居品牌代表走向国际。“我不想成为别人的影子。寐宸坚持向世界传递中国设计里的东方文化。”

  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以米兰头部家居品牌为代表的国际大品牌,比以往更迫切地将目光投向中国市场。由设计师李希米策展的“设计力场”,汇聚了五个国家十个品牌,包括来自瑞士的Vitra,丹麦的Gubi,比利时的Bulo,西班牙的Gan,意大利的Magis,Gufram,Memphis,Gervason,horm&casamania,还有中国品牌URBANCRAFT。

  李希米说:“对于受邀参展,这些欧洲品牌都很积极配合。他们来自最早一批经过工业设计兴起的国家,在本土已拥有成熟的受众,而中国消费者可能更熟悉一些单品,我们把这一些品牌邀请过来集中展示,大家可透过这个展览,了解品牌之间的差别及其独特之处。”

  设计力场,以“七乐章”为主题,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展现各个品牌的特色,使观众在欣赏产品的同时,更能理解品牌背后的设计哲学。例如在 “光” 主题下,丹麦品牌 Gubi 不仅展示了其经典家具,还让观众认识到其在灯具设计上的深厚底蕴。

  李希米说:“每个乐章都像一幕舞台剧,七个乐章连成一幅长卷,无论是从线下还是线上看,都像看剧一样轻松。在国际上也少有这种呈现方式。我们用了一种倾向于视觉化、平面化,很有冲击力的构成方式。相信会给一些新型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角度去了解这一些品牌。”

  设计力场 (Design United)有两层含义,一以设计驱动产业从“制造”转向“创造”的引擎之力,即设计力;一为“设计的立场”,即策划者与参展者对于设计的态度和主张。李希米说:“现在内卷严重,大家都想用设计为品牌赋能,但这样的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些时间和成本。”

  “设计力场”通过集中展示与创新性的策展,不仅为国际大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切入点,也为中国品牌提供了学习国际大品牌设计理念的机会。

  本次展会,由朱小杰策划的特展 “意思展”,将以“工艺美术=设计” 作为主题,与手工艺设计师共同探索工艺、美术与设计之间的关系,呈现一个丰富的生活方式展示空间。

  通过设计,让工艺美术走入日常生活。朱小杰说:“设计是通的。你明白了设计的道理以后,你可以做任何设计。”他对设计的定义是:一定要有用,而且要好用;要有品质,要有细节;一定要不同,让大家感到有趣。

  十六年前,朱小杰买了一块地,用设计美术馆的形式盖了一个工厂,随后他又把工厂改为设计美术馆。后来这块地变成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块,所有的工厂都要被政府收购回去。朱小杰的设计美术馆留了下来。投资公司劝当地领导,“这块地给朱老师,我们财政收入少20个亿。”当地领导眼睛都不眨:“因为朱老师在,我们周边的地块增加200个亿。”

  自1993年从澳大利亚回国创立澳珀家具,朱小杰从始至终坚持用一种材料来创新设计,凭着纯粹的设计之力不断跑赢变化的潮流。朱小杰说:“我做澳珀完全是因为钟爱于设计。我依旧是觉得把内容做好,以不变应万变。我的桌子跟我的椅子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间则创立于2019年,一群90后创业团队创立的家居设计品牌,邀请使用者参与家具空间利用的再设计,与国际设计力量设计合作,在潮流街区开独立店,另辟蹊径进行着年轻一代的探索。间则,不仅是Z世代的音译,更代表着空间的规则,让用户能自己定义空间规则。

  卡缤、嘉里家居创立于2016年,卡缤扎根东莞,从一个只做贸易的家具代工厂,升级走向全球市场,开出16家海外品牌专卖店;嘉里家居扎根广州,产品也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东南亚及中东市场。

  米洛家居、斯帝罗兰、悍高、思联画饰、嘉里家居、暻微等企业,洞察到的行业趋势略有不同,但大体都将方向锁定在:智能化、定制化、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孙国华透露:“近年我们推出了更多应用FSC认证柚木及可回收织物的产品。悍高的自动化生产设备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相结合的智能化、精益化标杆工厂,可减少人为失误的返工概率,避免资源浪费,正为全球消费者打造更多极致性价比,更兼具设计感的原创户外家具产品系列。”

  暻微致力于将多元文化元素融入户外家具设计,让简约邂逅精致,把普通户外空间转变为非凡生活体验之所。在本次家博会,暻微邀请全球合作伙伴体验其深思熟虑的设计如何提升户外生活,体现其对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如今,参展企业除传统展会招商方式,与生活化的展现方式外,愈发重视品牌力的呈现。他们纷纷加大在设计方面的投入,希望借助创新的展览方式,力求更直观、生动地向消费者展示产品和品牌的魅力。

  米洛家居展位总面积超1500㎡,分别设立“未逨Future”与“图费洛Tufello”两大主题展位,发布全新产品系列“图费洛Tufello”100多款以及未逨系列30多款新品。

  斯帝罗兰展厅以“居适·万象”为题,并将展出两款主打新品:抱抱椅、大白沙发。

  思联画饰以“艺境共生”为策展灵感,并将推出一系列结合自然元素与艺术设计的家居艺术品。

  悍高在本届家博会现场展以“方舟·无界之境”为主题概念,向观众传递“户外即生活,生活即远方”的品牌哲思。新品Calla卡娜系列,以鲸鱼尾鳍为设计灵感。

  厉建伟认为,产品同质化是中国原创设计和商业维度上的最大困顿,这种困顿加剧了行业的内卷和价格战,而设计能够让品牌在各自细致划分领域中脱颖而出。

  HC28自2007年创立以来,不断探索设计边界。从最初中西合璧的概念,到向极简现代靠拢,再到2018年推出都汇里走向前卫年轻,如今又踏上回归探索现代东方设计的征程。

  厉建伟说:“家具行业曾一味学习西方,多少有点迷失自我。用现代的语言来演绎我们的文化,演绎我们的哲学,演绎我们的历史,演绎我们的生活方式,虽然我看不见也摸不着,心里的框架也不那么清晰,但是我想做一个探索。它代表着我们中国品牌的一个话语权问题。”

  URBANCRAFT由李希米于2016年成立。作为一个家具品牌,从当下的中国出发,着眼于不同文化的冲撞与融合。李希米说:“这几年我们有了自己的店,我就在想说如何让一个纯粹的设计品牌在一个商业环境中,也可以很好地有自身的特点。”

  在全屋整家成为市场主流之时,依诺维绅反其道而行之,从多元化产品回归沙发床窄小赛道。杨建伟说:“公司从1971年成立至今,做过很多不同的产品。从2017年开始,我们觉得应该回归自我。放弃所有的配套,我们只做沙发床。我们不再迎合大世界,专注打造高端沙发床第一品牌。坚持做你的强项,你迟早会被市场发现,会被市场接受。”

  依诺维绅展厅就像一个充满色彩的童话王国,主打产品为充满个性与艺术魅力的尼德沙发和专为小空间量身定制的尼雅沙发。

  HC28都汇里打造的“全球设计师会客厅”,通过设计语言诠释“天人合一”的哲学智慧,为全球观众呈现一个跨越文化、连接未来的沉浸式体验。

  原创设计品牌有一个极为打动人心的特质,就是敢于试错,不断挖掘创新的可能性。然而现实难题是:市场定价并非简单遵循投入产出比。高额的设计成本和研发成本,并不一定能让产品卖出高价。这是间则主理人吴博尘与寐宸创始人邓安裕都深感棘手的难点。

  邓安裕:“创意往往游走于惊喜与惊吓之间,许多出彩产品的诞生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产品的输出要有自己的主张的,从首板到定型定板,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周期。现在我们借助AI做一些基础工作,试错成本降低了。我们现在在做创意的时候,可以把材料或者产品描述得更精准一点,AI一天可以出500张、800张图,我可能选个一两张,然后再做精细化的部分。AI其实就是一个工具,提高我们的效率,降低我们的成本。我们做这个探索有两年左右,现在就形成一个习惯了。”

  2016年成立卡缤,邓新说一开始就没想只做中国市场。“在2015年之前,将近十年的时间,100%做外销。早期经历让我在做卡缤的时候,会拿世界的最好的来做参照。一手好产品不等于一个好品牌。在产品之外的品牌体系建设,我们做了大量的内容。把所有的信息都通过我们的官方网站和小程序去公开透明化,所有人都能够在线上查到我们的每一款产品的原材料是哪个国家的,哪个产地的,哪种品牌的。我们所有的资料,我们的CAD图纸,包括我们的模型都是可以不要钱下载的。”

  “我们最近在跟海外的客户在聊技术输出。他们要在当地开办工厂,希望我们去进行一些技术指导。内部有一些声音出来说,把自己的看家本领都教给别人了,那未来人家会不会超越你?我说产品能被模仿,品牌无法被复制。品牌最大的价值就是,客户认的不是产品,而是这个品牌所传递出去的一种价值观。永远是把品牌放在的前面,再去做我们的空间或者产品。这是我们一开始就定下来的品牌战略。”

  间则以品牌名称为概念,部分产品首次展出,丰富的色彩、各式面料、流动的造型,带领观众走进多彩的世界。

  卡缤在展厅设计上融入中国工艺、装饰与色彩等东方意向,让探访过程成为一场文化溯源体验。

  中国企业出海已迈入产品力、设计力、品牌力全新升级的3.0阶段,而设计创新始终是中国家居品牌持续布局海外市场的重要竞争力。关于在产品设计上,要不要针对不一样的国家做出调整,受访企业有不同的看法。

  周子鹏说:“斯帝罗兰产品销往全球160多个国家,并在多个国家建立了专卖店,如沙特、阿联酋、马来西亚等。我们在产品设计上并没有局限于某一特定市场,而是面向全球。”

  阮靖琪说:“思联画饰的设计团队由来自全球的签约设计师和艺术家组成,这使得我们的产品在过去二十多年来能够更好地满足多种文化背景设计师的需求。我们也在加强对新兴市场的文化研究,例如中东、非洲、南美等地区。”

  李希米认为,如果中国品牌想要走出去,拥抱更广泛的人群,那就要做无国界的现代语言品牌。

  李希米说:“有形的东西,是由无形的东西来决定的。你对于设计的理解,包括一些设计手法,就是化于无形当中。材质比例、粗细,包括一些弧线,更多地体现的是给人一种感觉。不要以一种有限的符号来表现中式、法式或者美式。”

  欧洲设计蜚声国际,凭借独特创意与精湛工艺,成功带起众多欧洲品牌。但当下曾辉煌一时的欧洲品牌也陷入了发展的瓶颈期 。对于中国的品牌来说,可以借鉴的意义是什么?

  李希米说:“设计师和企业相互赋能的时间是一个蜜月期。但若企业的商业嗅觉不再保持灵敏,或者是我们的设计师思维固化,40岁仍旧用20岁对市场的认知来做设计,那他做的东西已经不符合新一代消费者的诉求,那就会让企业陷入到一种瓶颈。如何做出你自己的特色、稀有性,并且保持在商业上和设计结合上两者的敏锐属性,我觉得是做品牌的人以及设计师都要去思考的事情。”

  2015年,中国家博会(广州)设立设计馆,为家具设计力量提供崭露头角的舞台。次年升级为设计潮流馆,定位更加明确;2020年,重磅打造当代设计展,立足当下展示设计多元魅力;2022年,提出“设计+商业”理念,将设计从概念引入实际应用;2023年,“设计+生态”理念诞生,从设计与商业的单点联系,拓展到设计与整个生态的融合,形成产业闭环;2025年,CIFF主题定为 “汇聚全球灵感,引领中国设计”,助推中国家居行业实现从“产品出口”到“品牌出海”的国际化战略升级。

  十年设计路,中国家博会(广州)不仅为传统家具企业的迭代提供了沃土,也扶持了一批中国原创设计品牌的生长。戴蓓说:“CIFF能够邀请正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小规模品牌参展,体现了其对行业新生力量的关注与支持。在这些年轻的品牌创始人身上,强烈感受到了中国新一代创业者蓬勃的朝气。过去随着潮流而变,但是回过头来看,我们会发现‘我是谁’,这才是一个品牌最核心的部分。新一代企业家不仅输出了自己的优质工艺,也在做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他们正在改写中国家居的世界名片。”

  家居&设计行业资深媒体人、策展人 旗下账号:《戴蓓会客厅》(戴蓓Talk)、《独Sir家居》 曾任搜狐新浪家居总编辑、乐居财经家居总经理。